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水產養殖新模式。今年,市水產技術推廣部門嘗試在蟹池中放入鱸魚進行套養,拓展“河蟹+N”多品種養殖模式,進一步提升水產養殖畝均效益。請聽融媒記者許慧、周枕戈的報道:
日前,位于沙家浜鎮的金唐市水產品有限公司高標準生態健康養殖示范基地里,運輸車裝來了一批鱸魚苗。這批鱸魚苗的規格為1公斤40尾,身強體壯,經過稱重、分裝入桶、生物制劑消毒等步驟后,基地工作人員用小船將一桶桶魚苗送入魚池中的一個個網箱內。
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何奇告訴記者:【為什么我們選擇鱸魚進行套養呢?大家都知道,鱸魚是比較上乘的經濟魚類,它的肌間刺比較少,它的生長比較快,它的抗病力比較強?!?
據了解,鱸魚的排泄物能滋養蟹池中的水草,水草生長狀態好,就能更好地凈化水質,有利于河蟹生長。市金唐市水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建龍表示:【根據我們估算,每個箱200條,就是4個箱800條,養得好的話,可能產出1000斤鱸魚,按照估算市場價,就算15塊(1斤),就增加了1萬多元收入。如果今年能夠成功,養得好,明年可能還要增加?!?
在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的指導下,今年常熟蟹塘套養鱸魚300多畝,預計國慶后鱸魚可以陸續上市。
(2022-04-28《常廣新聞●晚高峰》播出)(如需轉載請獲得授權,并注明來自《常廣新聞》)
作者:許慧,周枕戈
評論